CPU卡芯片通俗地講就是指芯片內含有一個微處理器,它的功能相當于一臺微型計算機。人們經常使用的集成電路卡(IC卡)上的金屬片就是CPU卡芯片。
復旦M1卡是IC卡的一種,IC卡有著廣泛的用途。第一代IC卡只能實現簡單的存儲功能,如果IC卡要向多功能方向發展,實現電子錢包、個人資料管理、多媒體等等“一卡通”功能,就必須要求CPU卡芯片向智能化、小體積、高容量方向發展。
復旦CPU卡與復旦M1卡的區別:
一、技術方面(非接觸式IC卡)
1、邏輯加密卡又叫存儲卡,卡內的集成電路具有加密邏輯和EEPROM
。娍刹脸删幊讨蛔x存儲器)。
2、CPU卡又叫智能卡,卡內的集成電路包括中央處理器(CPU)、EEPROM、隨機存儲器(ROM)、以及固化在只讀存儲器(ROM)中的片內操作系統(COS),有的卡內芯片還集成了加密運算協處理器以提高安全性和工作速度,使其技術指標遠遠高于邏輯加密卡。
3、CPU卡由于具有微處理功能,使得在交易速度以及數據干擾方面遠遠高于邏輯加密卡,且允許多張卡片同時操作,具有防沖突機制。
4、兩者在技術方面的最大區別在于:CPU卡是一種具有微處理芯片的IC卡,可執行加密運算和其它操作,存儲容量較大,能應用于不同的系統;邏輯加密卡是一種單一的存儲卡,主要特點是內部有只讀存儲器,但存儲容量較CPU卡小,使其在用途方面沒有擴展性。
二、保密方面(非接觸式IC卡)
1、邏輯加密卡具有防止對卡中信息隨意改寫功能的存儲IC卡,當對加密卡進行操作時必須首先核對卡中密碼,只有核對正確,卡中送出一串正確的應答信號時,才能對卡進行正確的操作,但由于只進行一次認證,且無其它的安全保護措施,容易導致密碼的泄露和偽卡的產生,其安全性能很低。
2、由于CPU卡中有微處理機和IC卡操作系統(COS),當CPU卡進行操作時,可進行加密和解密算法(算法和密碼都不易破解),用戶和IC卡系統之間需要進行多次的相互密碼認證(且速度極快),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能,對于防止偽卡的產生有很好的效果。
綜上所述,對于邏輯加密卡和CPU卡來說,CPU卡不僅具有邏輯加密卡的所有功能,更具有邏輯加密卡所不具備的高安全性、靈活性以及支持與應用擴展等優良性能,也是今后IC卡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方向。
三、CPU卡安全系統與邏輯加密系統的比較
眾所周知,密鑰管理系統(Key Management System),也簡稱KMS,是IC項目安全的核心。如何進行密鑰的安全管理,貫穿著IC卡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。
1、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的安全認證依賴于每個扇區獨立的KEYA和KEYB的校驗,可以通過扇區控制字對KEYA和KEYB的不同安全組合,實現扇區數據的讀寫安全控制。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的個人化也比較簡單,主要包括數據和各扇區KEYA、KEYB的更新,在期間所有敏感數據包括KEYA和KEYB都是直接以明文的形式更新。
2、非接觸CPU卡智能卡與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相比,擁有獨立的CPU處理器和芯片操作系統,所以可以更靈活的支持各種不同的應用需求,更安全的設計交易流程。但同時,與非接觸邏輯加密卡系統相比,非接觸CPU卡智能卡的系統顯得更為復雜,需要進行更多的系統改造,比如密鑰管理、交易流程、PSAM卡以及卡片個人化等。密鑰通常分為充值密鑰(ISAM卡),減值密鑰(PSAM卡),外部認證密鑰(SAM卡)和全能密鑰(ASAM卡)。 |